• 回答数

    4

  • 浏览数

    753

竹泣墨痕
首页 > 资格类考试 > 古代汉语中常见的训诂术语有哪些,有何不?

4个回答 默认排序
  • 默认排序
  • 按时间排序

不像话

已采纳
古代汉语中常见的训诂术语有哪些,有何不?
1分钟前发布 -【古代汉语中常见的训诂术语有哪些,有何不?】http://www.zjks.cc 11月22日讯: 古代汉语中常见的训诂术语有哪些,有何不?古代汉语中常见的训诂术语有许多,可以写一本小书。下面是关于词例的训诂术语: 词例术语是解释词语的性质、特点、用法及意义等所使用的术语。一、对文、散文 对文又叫对言,有时简称“对”。散文又叫散言,有时又简称“散”。这一组术语主要是用来分析同义词的用法的,说明它们在不同的语境中所表现出来的共性或差异性。“对文”就是文辞相对而言,相反单独使用的就叫做散文。使用对文说明同义词的差异,使用散文则是说明同义词的共性。有时对文、散文会同时使用,此时,则是用以说明同义词的共性及差异性。例如: 南山崔嵬,雄狐妥妥。(《诗经·齐风·南山》)孔颖达《五经正义》:“对文,则飞曰雌雄,走曰牝牡,散则可以相通。” 未成豪,狗。(《尔雅·释畜》)郝懿行《尔雅正义》:“狗犬通名,若对文,则大者为犬,小者名狗。散文,则《月令》言‘食犬’,《燕礼》言‘烹狗’,狗亦犬耳。” 本组术语除了说明词义之外,有时还用来校勘。例如 鸟兽之不可同群者,其类异也。虎鹿之不同游者,力不敌也。(《淮南子·主术》)王念孙《读书杂志》:“‘不可同群’,‘可’字后人所加,‘鸟兽不同群’、‘虎鹿不同游’相对为文,则上句内不当有‘可’字。” 二、浑言、析言 本组也是分析同义词的术语。浑言就是笼统地说,所以又叫“通言”、“统言”;析言就是分析地说,又称作“别言”。“浑言”就是笼统地指出同义词的共同点,析言则是分析说明同义词的不同点。例如: 宫,室也。(《说文·宫部》)段玉裁注:“按:宫言其外也围绕,室言其内,析言则殊,统言则不别也。“ 行,人之步趋也。(《说文·行部》)段玉裁注:“步,行也;趋,走也。二者一徐一疾,皆谓之行,统言之也。《尔雅》:‘室中谓之时,堂上谓之行,堂下谓之步,门外谓之趋,中庭谓之走,大路谓之奔。’析言之也。” 生曰父、曰母、曰妻;死曰考、曰妣、曰嫔。(《礼记·曲礼》)孔颖达正义:“此生死异称,出《尔雅》文,言其别于生时耳。若通而言之,亦通也。” 由上可知,本组与“散文”“对文”虽然都是说明同义词的用法的,但是二者之间有着明显的区别:对文、散文多随文释义,所释词义与具体的语言环境关系密切,而且这组术语还用于修辞、校勘;而浑言、析言,是对词的一般意义的分析、明辨,指出同义词通常意义上的异同,不受具体语言环境的影响。三、转语、代语 转语是指那些由于时间、地域的差异或者其他原因引起的读音发生转变的词;代语是指那些方言之间意义相同,可以相互代替的词。扬雄《方言》常用此术语来说明词的来源。庸,谓之倯,转语也。(《方言》卷三) :火也。楚转语也,犹齐言,火也。(《方言》卷十) 水注溪曰谷,注谷曰沟,注沟曰浍。(《尔雅·释水》) 大波为澜,小波为沦。(《同上》) 前二例为语音发生了变化,但是意义未发生变化,第一例是叠韵而相转,第二例是双声而相转;后二例则是由于语音发生了变化,意义也随之发生了变化,二例均为双声转语。四、互文 所谓互文,就是文章中前后参互见义、互为补充的文字。也就是在叙述两个事物或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时,构成互补关系的词语。唐人贾公彦《仪礼》正义:“凡互文者,是两物各举一边而省文,故云互文。”互文又称“互言”、“互辞”,也说成“互其文”、“互以见义”等。例如: 食三老五更于大学。(《礼记·乐记》) 郑玄注:“三老、五更,互言之耳。皆老更知三德五事者也。” 公何以不言即位?成公志也。焉成之?言君之不取为公也。君之不取为公,何也?将以让柦也。(《谷梁传·隐公元年》) 范宁注:“公,君也。上言君下言公,互辞。” 何其处也,必有与也……何其久也?必有以也。(《诗经·北风·旄丘》) 孔颖达正义:“言‘与’言‘以’者,互文。” 五、破字 破字包括破通假字和读破字,也叫做“破读”。王引之在其《经义述闻》序言中引王念孙的话说:“训诂之旨存乎声音,字之声同声近者,经传往往假借。学者以声求义,破其假借之字而读以本字,则涣然冰释。如其假借之字而强为之解,则诘鞠为病矣。”例如: 谓他人昆,亦莫我闻。(《诗经·王风·葛蘲》)(闻:通“问”) 淑问扬乎疆外。(《汉书·匡衡传》)(问:通“闻”) 古代汉语中,通过改变一个字词的读音来区别词性或词义的办法叫做破读。通常情况下只改变声音:例如 好:本义是女子貌美,上声,而表示爱好、喜欢时,则改读为去声。衣:用作名词时,表示上衣,读平声;用作动词时,表示穿衣,改读成去声。从:用作动词时,表示跟随,读平声;用作使动词时,改读成去声,表示“使……跟随”的意思。分:用作动词时读平声,表示分开;用作名词时,读去声,表示本分,职分。食:用作名词“食物”时读平声,用作动词“喂”“给……东西吃”时,读SI,去声。六、如字(见第二节注音术语“八 如字”) 七、通语、凡语 通语是指非地区性的普通词语或几个地区普遍使用的词语,并非某一个地区专门用语。凡语是指普遍通行的词语,也是非地区性的,但是其所指为共同语而非几个地区内普遍使用的词语。扬雄《方言》中多使用该术语: 娥、嬴,好也,秦曰娥,宋、魏之间谓之嬴。郭璞注:“秦晋之间,凡好而轻者谓之娥。自关而东,河、济之间谓之媌,或谓之姣。赵、魏、燕、代之间曰姝,或谓之妦。自关而西,秦晋之故都曰妍。好,其通语也。”(《方言》卷一) 朦、庞,丰也。自关而西,秦晋之间,凡大貌谓之朦,或谓之庞;丰,其通语也。(《方言》卷二) 例一所指范围大,近乎共同语;例二所指范围小,是几个地区共同使用的词语,而凡语则不受地区限制,其所指相当于现代汉语的普通话。例如: 嫁、逝、徂、适,往也……逝,秦晋语也。徂,齐语也。适:宋鲁语也。往,凡语也。(《方言》卷一) 八、重言 本术语是指两个相同的字组成的词语。也就是普通话里所说的叠音词,故该术语又叫作重文、重语、叠(迭)字等。其主要作用是模拟声音、描绘状貌。正如刘勰在《文心雕龙·物色》中所说:“是以诗人感物,连类不穷。流连万象之际,沈吟视听之区;写气图貌,即随物以宛转;属采拊声,亦与心而徘徊。故灼灼状桃花之鲜,依依尽杨柳之貌,杲杲为日出之容,漉漉拟雨雪之状,喈喈逐黄鸟之声,喓喓学草虫之韵。”例如 嗟嗟烈祖,有秩期祜。(《诗经·商颂·烈祖》) 郑玄笺:“重言,嗟嗟,美叹之深。” 坎坎伐檀兮,置之河之干兮。(《诗经·周南·伐檀》) 桃之夭夭,灼灼其华。(《诗经·周南·桃夭》) 盈盈公府步,冉冉府中趋。(《陌上桑》)
17 评论

因为我要努力了i

已采纳
"之"字在古代汉语中常见的用法主要有以四种?之字在古文中的用法有以下七种: 1、动词,本义,出、进、发展。 例句:大道之行也,天下为公,选贤与能,讲信修睦。——《礼记》 译文:在大道施行的时候,天下是人们所共有的,把有贤德、有才能的人选出来,(人人)讲求诚信,崇尚和睦。 2、动词,往,到......去。 例句:吾欲之南海,何如?——《为学》 译文:我想去南海,怎么样?。 3、助词,表示之前后之交集,常可译作的。 例句:马之千里者。——唐代文学韩愈《马说》 译文:能够日行千里的马。 4、代词,他,她,它(们)。 例句:人皆吊之。——西汉刘向《塞翁失马》 译文:人们都前来慰问塞翁。 5、作宾语前置(倒装句)的标志。 例句:何陋之有?——先秦孔子《论语·子罕第九》 译文:有什么简陋的呢? 6、用在句末补足音节,无实义。 例句:怅恨久之。——汉司马迁《陈涉世家》 译文:因失望而叹息了许久。 7、用在句中(常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),取消句子独立性,不翻译。 例句:皮之不存,毛将安附焉?——春秋左丘明《左传·僖公十四年》 译文:皮都没有了,毛往哪里依附呢?
8 评论

无悔青春

已采纳
古代汉语有哪些特殊语法现象?古代汉语中常见的语法现象,主要指的是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式。词的分类是词的语法分类,特殊句式是古代汉语语法区别于现代汉语语法的主要特征。在古代汉语中,某些词的词性在特定的场合发生临时性的变化,叫做词类活用。分为名词用作动词、名词作状语、动词的使动用法、动词的意动用法等等。古代汉语的特殊句式,包括判断句、被动句、倒装句、省略句等。它们都有与现代汉语不一样的语序或者表达方式,是古代汉语语法的常见现象,也是学习古代汉语的重点和难点。语法现象不同于文言现象,不属于语法范畴的文言现象比如通假字、一词多义、词的古今异义等,不能算作语法现象(1)动词使动用法。例1:行仁义而怀西戎,遂王天下。(《五蠹》)怀:使……归顺。例2:直可惊天地,泣鬼神。(《〈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〉序》惊:使……震惊。泣:使……悲泣。(2)名词使动用法。例1:文王以百里之壤而臣诸侯。(《毛遂自荐》)臣:使……称臣。例2: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。(《鸿门宴》)王:使……为王。(3)形容词使动用法。例1:既来之,则安之。(《季氏将伐颛臾》)安:使……安。例2:大王必欲急臣,臣头今与璧俱碎于柱矣!(《廉颇蔺相如列传》)急:使……急。二、意动用法所谓意动动词,就是含有认定意义的动词,它对宾语含有“以为什么”或“以为怎样”的意思,或者把宾语所表示的人或事物看成是什么或看成怎样。古汉语表示意动的动词有“以……为……”、“以为”、“为”等。如:例1:市人皆以赢为小人。(都市里的人都认为我侯赢是个小人。)《信陵君窃符求赵》例2:皆以美于徐公。(全都认为我比徐公美。)《邹忌讽齐王纳谏》但是,在古汉语里可以有另外一种表示方法,它可以不用意动动词,而用别的词来代替意动动词,并简化结构,我们称之为意动用法。例例2例例。2.举例初三语文文言文相关的语法现象动词使动用法。指主语所代表的人或物不施行谓语动词所表示的行为动作,而是主语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物发出这个动作,表示主语使宾语“怎么样”的一种用法。例如:广故数言欲亡,忿恚尉。(《陈涉世家》)“忿恚”是主语 “(吴)广”使宾语“尉”“忿恚”,全句译为“吴广故意多次说要逃跑,以此使校尉恼怒。”所谓意动用法,是指谓语动词具有“以之为何”的意思,即认为宾语怎样或把宾语当作怎样。一般可译为“认为。。”“以。。为。。”等。意动用法只限于形容词和名词的活用,动词本身没有意动用法。名词意动用法:例1:邑人奇之,稍稍宾客其父。(《伤仲永》)宾客:本为名词,这里活用为意动词。“宾客其父”是动宾结构,意为“以其父为宾客”。形容词用作意动:例1:渔人甚异之。(《桃花源记》)异:原为形容词,这里用作意动词。“异之”,即“以之为异”(认为这件事奇怪)名词作状语,就是指名词放在动词的前面,对这个动词起着直接修饰或限制的作用。现代汉语中,除时间名词外,其他名词一般是不能独立作状语的,但在文言文中,名词(包括普通名词、时间名词和方位名词)作状语的现象却是很普遍的。名词状语起比喻作用,表示动作行为的特征或状态,可译为“像……那样”。例如:①少时,一狼径去,其一犬坐于前。(《狼》)②潭西南而望,斗折蛇行。(《小石潭记 》)例①中的名词“犬”,修饰动词“坐”,比喻“坐”的状态,译为“像狗那样”;例②的名词“斗”,修饰动词“折”,译为“像北斗星那样”;“蛇”修饰动词“行”,译为“像蛇那样”。宾语前置有4种.1.用”唯”作为标志的,如”唯你是问”2.用”之”作为标志的,如”句读之不知3.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,宾语前置,如”古之人莫余欺也4.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,宾语前置,如”微斯人也,吾谁与归
67 评论

若即若离

已采纳
什么是古代语法现象?古代汉语主要有4大类特殊语法现象:1、判断句,典型句子是用“者……也”表判断。2、被动句。用为、见、于、被表被动。3、倒装句。主要有状语后置、宾语前置、谓语前置、定语后置。古代汉语中常见的语法现象,主要指的是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式。词的分类是词的语法分类,特殊句式是古代汉语语法区别于现代汉语语法的主要特征。在古代汉语中,某些词的词性在特定的场合发生临时性的变化,叫做词类活用。分为名词用作动词、名词作状语、动词的使动用法、动词的意动用法等等。古代汉语的特殊句式,包括判断句、被动句、倒装句、省略句等。它们都有与现代汉语不一样的语序或者表达方式,是古代汉语语法的常见现象,也是学习古代汉语的重点和难点。语法现象不同于文言现象,不属于语法范畴的文言现象比如通假字、一词多义、词的古今异义等,不能算作语法现象。
4 评论

相关问答

  • 语文教案和英语教案的区别?

    两种学科最大的区别在于:语文教案是用中文书写,而英语教案是用英文书写的。另外在书写教案时应该根据学科的特点制订不同的教学方案。

    负辞 4人参与回答 2024-11-22
  • IMCPI对外汉语有哪些文化课程?

    IMCPI是唯一开设中西方文化选修课的机构,内容包括红酒、击剑、油画、陶艺、书法、剪纸、太极、中西方宗教等,文化课程那是相当丰富呢。

    权吟 4人参与回答 2024-11-22
  • 小孩背古诗到底有没有用?

    #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,很多家长却不放在心上!#【启蒙要从早!】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看到最多的是:孩子拿把铲子挖土、挖沙子。我做过一个调查:在儿童电动车里面卖的最好的不是轿车、跑车,而是挖掘机;在普通玩具里面卖的最好的是锹、铲子。在很多孩子的眼里除了美食似乎挖土、挖沙子就是最快乐的事!那么做家长的人是不是应该加以引导呢?回答是必须的!而且要趁早!与其让孩子把大脑发育的黄金时段浪费在毫无意义的戏耍中,不如

    南浔 20人参与回答 2024-11-22
  • 对外汉语教学好的教材有哪些

    1、《汉语教科书》《外国人学汉语》《汉语教程》《跟我学汉语》《体验汉语》《成功之道》《日本人学汉语》《汉语教程》《非洲人学汉语》《博雅汉语》《体验汉语》《跟我学汉语》。2、随着上世纪五十年代末我国第一部对外汉语教材《汉语教科书》的出版,对外汉语教学开始有了专属自己的教材。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,我国对外汉语事业越来越成熟,期间的教材也是层出不穷,也出现了针对不同国家学习者的专门教材。今天就盘点一下历

    與世無爭 4人参与回答 2024-11-22
  • 子宇汉语

    子宇汉语本身就是一所从事专业对外汉语教学的权威机构,拥有4年对外汉语授课教学经验。是一所真正把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对外汉语教学机构。子宇汉语在美国的总部从事少儿对外汉语教学,在上海的教学基地主要面对商务人士专业对外汉语教学。 我们为全世界近百家世界著名外企及5星级酒店住客提供中文课程,包括法国阿尔卡特,惠普,假日酒店,仲量联行等业内精英。在读外国学员累计有1000多人次。曾多次被国内外媒体评为老外在

    单纯爺们 4人参与回答 2024-11-22